臭氧污染,對于很多城市來說都是2020年夏季的“心腹大患”。成都,也不例外。
2020年前5個月,成都空氣質量優(yōu)良天數同比減少,主要原因就歸結于臭氧濃度反彈。四川省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2020年第二次會議已經強調,要緊盯重點時段和重點區(qū)域的污染物排放,大協同減排力度,嚴格落實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方案。
在6月到8月期間,以中心城區(qū)(11+2)為重點區(qū)域,通過分類落實強化管控措施,大幅限制VOCs和NOx等前體物排放量。同時,成都也將指導重點企業(yè)6月底前全面完成自查自檢,組織開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等。
實際上,成都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剛剛發(fā)布了《成都市2020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動告知書》。要求各單位積極參與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動,倡導綠色裝修,在臭氧濃度快速上升時段積極安排錯時施工,嚴格執(zhí)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備案和標識管理制度,落實專人負責接收臭氧污染預警信息,落實文明施工措施。
當然,鑒于臭氧污染早有苗頭,成都市也在《成都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》中就明確表示,臭氧污染防控形勢嚴峻,成都要做好加強臭氧生成前體物揮發(fā)性有機物(VOCS)和氮氧化物的管控工作。
依法、精準、科學、聯動,這一直是成都治氣堅守的準則,近年來在各項減排工作上也有不少亮點。
不少專家表示,近幾年,成都平原在臭氧污染治理科研、評估、監(jiān)測、能力建設以及科學支撐等方面可圈可點。而成都也在不斷總結夏季臭氧污染防控經驗,從工業(yè)生產和日常生活兩方面著手,倡導清潔生產和綠色生活。
2020年,新一輪防控準備已就位。成都市依然會積極面對這種“看不見的污染”,持續(xù)做好預測和預警工作,加大臭氧前體物減排措施,尤其是對揮發(fā)性有機物(VOCs)的排放管控,充分用好3D氣溶膠激光雷達、VOCs走航等技術手段實現精準控源。
另外,機動車污染排放的管控收緊也將助力成都臭氧污染治理。無論是油氣回收監(jiān)管,還是車輛尾氣治理研究,或者是道路機動車排放檢測等,都會是被關注的重點。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